音乐:“强烈节奏”和“无节奏
|
国内的走秀音乐节奏感非常强,模特都必须踏着节奏走。结果是,模特走台的风格基本雷同。
以前我从来没注意,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金融危机,大家的音乐都很柔缓,我才发现,音乐没有明显的节奏感,我们就得自己根据这些音乐走台,快还是慢,该做怎样的动作等等,其实这有利于模特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我现在比较理解,国外是比较注重模特风格的,你只要会走一字步,根据音乐和服装的风格,怎么走台就看模特自己自由发挥了!而不是大家统一的节奏走台,模特的个性化在欧美的T型台上显得特别重要。
表演:“排练3-4次”和“排练0-1次”
“自由走台”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不用排练。
国内肯定是要排练的,三四遍是常有的事,而国外几乎不排练,要么最多排练一次。国内之所以要排练,问题就出在“音乐”。编导要根据模特走台的时间计算音乐,音乐长了减掉一部分还算容易,如果短了需要接一部分音乐,那非得模特走上两遍“陪着走”才能完成。而国外的编导,通常会让助理根据模特的人数代替走台,以此判断音乐的长短并控制整场发布会的时间。等模特需要排练时,一切都已“编程”完毕。
国内不排除有乐感欠佳的模特,但为了这几个模特,让几十个模特跟着排练,大家喊冤了!
舞台:“1米距离”和“10米距离”
在国外,与观众席相距“1米”的舞台比比皆是。
有一次,我发现自己的耳环又长又沉,就提醒设计师“应该把耳环再刻意固定一下”,可设计师居然忘了。结果,我是上台第一个亮相,一侧耳环就掉在了地上,不敢捡,硬着头皮继续表演。等一圈走完回去,细心的观众担心我踩到地上的耳环,就悄悄上前捡耳环,不料另一只耳环又掉了。微笑的观众顺势捡起两只耳环。
当时我的心里好感激他啊,虽然表演过程不完美,但我内心的感觉非常温暖,没有人看你的笑话,没有人在意你的过失。
中国的T台越来越讲究气派,离观众喜越来越远。有的远到服装看不清细节,只能远远看个“大色块”。我们也希望和观众有互动和交流,其实设计师也希望大家能把服装看清楚点,舞台近一点,其实大家都挺舒服的,还省钱呢。
估计很多品牌商不会采纳我的意见,谁让中国品牌在“上升期”,需要舞台烘托烘托呢!小舞台哪成啊!
编导:“没有”和“有”
国外的秀,现场很少见到过编导在忙碌。刚开始,我还纳闷:这么大一个秀,怎么维持秩序呢?后来,才发现编导在秀没开始前,音乐、灯光、舞美、后台等“各兵工种”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编导或设计师只需在T台的后面“监视”两个大显示屏就行了,一个显示屏上正“监视”着模特走台的一举一动,另一个显示屏上“监视”着观众。
在中国,编导是最累人的。要管音乐,管模特,管舞美,管灯光,管后台……活脱脱一个秀场管家,更看不到哪场秀会在后台安上两个监视屏,可能太贵了~
这问题有谁知道?还有那许许多多看似能和国际看齐,又迟迟没有看齐的“后台细节”,有谁知道它为何一直差距着,难道我们没有一个细节能“顶级”一把吗?
文 / 名模 莫万丹(东方宾利)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