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
“艺术(art)一词原自拉丁文ars,意为‘技巧’,现在虽保有原意,却也衍生出更广义的含意,几乎包括所有的创造性学问。”
艺术首先是一种境界
无论从事于何种职业,假如你够天资、够悟性、够主动、够热情、够兴趣、够勤奋、够钻研、够执着、够幸运、……,终究有一天,当某种“技巧”经过千锤百炼达到游刃有余时,你就会开启那扇进入“艺术境界”的大门。
艺术其次才是特定的形式
例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往往习惯上我们将从事作为特定艺术形式的人,称为艺术工作者或者再通俗一点讲,叫:搞艺术的,但其中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艺术境界”的人,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家”。换言之,也就是说,前者只能产生“艺术形式的产品”(其中也未必就一定是合格的),而后者才有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而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或者再具体一点,产品设计师,又将会有怎样的设计旅程呢?
第一段旅程:从艺术起步的设计师
翻开设计发展史,显然,设计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艺术的发展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设计的发展变化。
虽然说艺术是设计师的起步,但实质上,设计却并非从艺术起步,而是从需求起步,更确切地说是从物质需求起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涉及到与艺术相关的精神需求问题。假如你只将艺术看作是设计的全部,或者你没有能力逾越“艺术”的界限,而又离真正的艺术家相去甚远,那么只能说你是一个自娱自乐的玩弄设计的人,当然前提是你的职业定位并非是设计师。
在这段旅程中,除了艺术修养、艺术感觉及艺术表达的培养以外,如果能真正走入第二段旅程,显然要做到文理兼备;因此,如果说我们的设计教育有问题的话,问题则出在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这里仅针对设计教育而言)。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一个设计师的培养并非是作为一个大学四年的本科专业教育就能造就的,而是要从小开始培养。
旅程结束标志:能够将想法“画”出来。
第二段旅程:走向技术的设计师
众所周知,每一次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都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那这与设计又有什么关系?关系一:设计在促使技术的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永无休止的欲望在促使技术的发展。关系二:技术的商品化与人性化。每一次技术创新之后,在下一次技术创新到来之前的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就是设计创新大显身手的阶段。
乔布斯创造的“苹果神话”显然与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是相吻合的。相信假如往前推,如果有技术的支持,我们认识的达芬奇远远不只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同样,我们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用丰富的想象力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然而,正是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经过一次次的技术革命,才使“顺风耳”、“千里眼”这样的神话变为了现实。
因此,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设计一定是第一竞争力。至于作为设计师究竟要不要懂技术?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一个低智商的问题。而能懂多少技术?这就要看自身的知识结构及努力程度来定了。
文 / 金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