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管理者形象设计

字号+ 作者/录入:3d3d 来源:www.3d3d.cn 2006-07-19 [在线反馈] 我要评论

由不同的对象而设计不同的形象
1.在上级面前的形象的设定。在上级面前,管理者变成了被管理者,就使得对于管理者而言,这种公共关系较为特殊,也使得管理者在处理这种关系中处于两难境地。那么,怎样摆脱这种两难处

□真挚的感情

 

管理者在演讲时,不仅要考虑到演讲的形式、内容以及内在的哲理对演讲效果的作用,还要考虑到演讲的对象是人,演讲要以情动人。听众最忌讳演讲者在演讲中盛气凌人,动辄训人,也不喜欢听空洞、干巴的大道理。听众喜欢的是演讲者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演讲者的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呢?它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故作姿态、逢场作戏,它只能来自实际生活,来

自切身的感受。作为演讲者,要想打动听众,他首先要能打动自己。只有通过感情才能具体发现对方、发现自己,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产生心理的“共振效应”。

一个演讲家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是难以使听众信服的;如果感情不真切,也难以便听众倾心,与之共鸣。

百变不惊——管理者权变形象设计

 

在我国,权变管理思想早在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孙子和吴子等人的学说中就已经提出来了,特别是孔子、孙子的权变管理思想,在国外已经产生并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孔子首次对通权达变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把它放在共学、同道、守道之上,作为这四个层次中的最高层次。他指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体而行;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体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孔子这里的“权”,就是指权衡轻重,随机应变。他在《论语·里仁》里具体解释了权变理论的内涵:“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管理者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要怎样干,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于,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一、中国权变理论概述

 

(一)权变。就是管理者应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而不是固守的,多变的而不是单一的,既能权衡轻重,又能随机应变地运用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管理者应依据环境的自变数与管理方法的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权变理论的涵义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审时度势。即审察时机,忖度形势。因为事有常变,理有穷通,人各有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善于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了解市场规律,职工价值趋向和消费者的需求趋向,内部与外部的条件,权衡其利弊得失,确定其最佳管理方式。

2。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则是我们常说的“一刀切”,“一刀切”是抽象化的思维方式,它跟权变理论是格格不入的。“一刀切”的思维方式不能也不愿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满足于规定的粗糙的程式和标签,至于体察民情、理解民意、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需要的异同等对管理者都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导致管理者成为教条主义者或官僚主义者。作为高明的管理者,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地进行权变管理。

3.合理化。权变管理的目的决不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而是通过对不同的管理对象的了解、理解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日本学者竹内启认为国家现代化就意味着国家权力机构达到合理化,经济现代化就意味着工农业发展的合理化,社会现代化就意味着承认人的基本的平等性,人的现代化就意味着确立人的主体性。竹内启把合理化提得这么高是否恰当另当别论,但合

理化作为权变理论的内涵则是不能动摇的。

(二)权变理论的态势。充分调动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企业发展上造成一种积极态势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发展上的积极态势的决定因素可表述为态势=f(人、环境、灵活度、质量、新奇)。可见,态势是人、环境、灵活度、质量、新奇这五种因素的函数。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处于积极的态势,就应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必备的良好环境、因时因地的灵活度、信得

过的质量以及新颖独特的产品的综合结果。具体如下:

1.人的因素。我国古代兵法家孙膑提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论断,其着眼点就在于训练精兵强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作为一个企业,职工以及指挥员的素质的强弱往往是十分重要的。孙膑对将帅的要求是“得主专制”(有统一指挥作战的全权)、“知道”(懂得作战规律)、“得众”(取得士兵的信赖),“左右和”(将帅团结)、“量敌计险”(善于因敌

致胜),这样才能统兵打胜仗,而对士兵的要求则是“篡贤取良”(精选士兵,确保兵精卒锐)、严格法制、严格训练和耐心管理,使之勇于战、巧于势、美于德、善于调养。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兵强将!

2.环境因素。就社会环境的总体而言,必须形成一个竞争态势。过去那种自然经济是永远也形不成这种态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社会主义企业的竞争态势问题。具体来讲,还得有这样的环境:第一,企业环境变化节奏加快,同时,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节奏加快;第二,处于激变之日,单凭直线趋势而作出判断、制订方针是冒险的。企业在新形势下必须进行纵横交叉趋势分析;第三,消费者基本需要满足之后,更多的是从个性角度购买消费品;第四,社会从以群体性商品生产为基础的性质转向以先进技术和极端复杂、密集的信息交流为基础的性质。这些环境因素把企业推向权变的顶端,企业不审时应变就难以生存。

3.灵活度因素。孙子主张“九变之利”,就是灵活度的具体化。所谓“九变”,就是指各种机变,即那种不照正常情况,循规蹈矩,而根据具体情况,从当时的客观情况出发所作的特殊处置,怎样行动最合适就怎样行动的多种机变。竞争中的现代化企业,必须具备这种机变能力。

当代企业以单一产品进入市场圈的单一型经营策略,被愈趋剧烈的市场竞争所打破。企业为了自身成长需要,必须增强其灵活度,运用一种新的策略。西方采用的“多角化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即各种策略必须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不可盲动。这种策略有许多优点,诸如风险分散(一种产品失败可由另一种产品的成功来补偿)、利用生产能力的余力、附属产品的运用、共同费用的节约等等。

4.质量因素。孙子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转动千仞之山的圆石,就能飞滚而下,形成高速度的运动,以加强冲击力和能量,这就能形成势;而若是方的木石,它就不能滚动形成势。方与圆就是质量问题。企业产品的质量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质保量、高质高量,物美价廉,这样才能使企业产品的声誉与日俱增;二是要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优质保修、优质咨询,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厂家产生感情。

5.新奇因素。企业产品“出奇制胜”,才具有永久的魅力。“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善于出奇的将帅,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运行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竭。当代的新产品,无不以奇制胜。当前欧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追求是新奇、时髦、多变;我国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追求也开始倾向于新奇、时髦和多变。因此,一个企业如果不以创新为前提,不能以新奇制胜,并使产品更新频率加快,要形成积极态势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权变形象设计

 

(一)情感权变形象。所谓情感性权变,是指针对情感需要的不同而实施的不同管理方法。代表性的理论有三种:

1.孔子的激发与克制理论。孔子主张“泛爱众”,不仅要求用情感惠民,给民众以实际利益,而且要“博施济众”,普遍地给人民以实惠,使大众的生活都过得好;又主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符合周礼的规范要求。对孔子这一理论我们应采取扬弃态度,他关于在情感中应灵活权变地注意两极,即激发与克制的辩证统一是十分可取的。

2.因形用权。吴子主张“因形用权”,通过表现于外部的形貌而因势制宜、因情指法,以求不费大劲就能取胜。“因形用权”是为了夺心,夺心先得知心。所以,对手性格上的特点特长、能力以及弱点,必须了如指掌。在查明对手的情况之后,“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吴子这里主张费小劳而举大功的环境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产生的,仅这一点来说,则意义重大。在竞争的世界里,若企业也处于“敌众我寡”的态势下,企业家只要知彼知己,深知对手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敌情”,采取不同的战法,以己之长,击彼之短,就能在竞争中得到“不劳而功举”的效果。

(二)方法权变形象。我们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是由孔子仁的哲学思想铸造的,而作为仁的方法论则是中庸,我们根据国情,从权变理论的角度,提出中庸和反中庸的方法性权变理论。

中庸,强调对立面的统一、联结、协调、平衡、静止,强调矛盾的同一性,但它又忽略矛盾的矛盾性,即对立面的转化、斗争、对立、冲突、排斥。所以,我们在提中庸这个方法论的同时,又提反中庸这个方法论,即矛盾的转化,用这样的方法指导企业才不会陷入片面性。具体方法如下:

1.调中庸这一方法论是不全面的,是缺乏权变观的。中庸这一方法论也非灵丹妙药,当环境与之适应就会主动,当环境与之不适应就会被动,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方法论的完备方能导致权变理论的运用。

2.要注意过头和不及,过头了就会犯左的错误,不及就会犯右的错误。使决策不左右摇摆,切合实际,不犯左和右的错误;同时,我们对错误的分析不应只局限于左或右,它有多种情况,把错误只划在左右,就走向了片面性。

3.企业家在决策时应注意“可行性”范畴,“可行性”范畴可以被看成是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范畴的中介,对“可行性”范畴进行考察,就会去掉盲目性;同时,企业家又要有这样的魄力,能果断的放弃眼前利益和稳定平衡状态,以换取长远大目标的成功。

4.采用“和而不同”的方法。承认人与人之间在能力、气质、性格上的差异,善于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整个企业人际关系达到矛盾对立面的完美的和谐;同时,要坚持真理,敢于竞争,为维护真理不惜与人对立,冲破墨守成规的“和谐”,富有进取和挑战精神。5.在经济建设中,要防止冒进,防止盲目追求速度的现象,还要注意发挥城市经济中心的多功能作用。同时,在勇于开拓的征途上,遇到了一连串失败仍然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化失败为成功,对权威无惧无怨,自己绝不搞权威主义。

(三)谋略权变形象。谋略性权变理论体系之完善首推我国古代兵法家

孙子的思想,当今世界有影响的军事学院以及企业家,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孙子谋略性权变思想最闪亮的是“奇正理论”。

孙子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统帅全国军队,即使遭受敌人的进攻,也一定不敢失败,这是由于“奇正”运用得正确。“奇正理论”可使败中求胜,小胜可大胜。运用奇正的目的,是因为“胜可为也”,胜利是可以造成的(主观能动作用),“虽敌众,可使无斗”,敌人虽多可使它不能战斗。所谓正,是按照通常的战术原则,以正规的作战方法进行战斗;所谓奇,是根据战场情况,运用计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敌于措手不及,采取奇妙的办法作战。奇正理论有以下特点:

1.奇正相生,辩证统一。刘怕承这样评价奇正理论:“正兵和奇兵是辩证的统一,是为将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法则。”“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相生,变化无穷”。正奇双方,失去一方均不可,“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作战只有正兵而无奇兵,阵势虽很严整但不能给对方造成突然猛烈的打击,这样无法取胜。只有奇兵而没有正兵,攻势虽很锋锐,但没有可作依靠的钳制力量,就难以控制敌人。

我们许多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只注意正或只注意奇,把事物绝对化,失去权变思想,不知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可为正的权变思想。

2.力求以智取胜。正奇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力求以智取胜,不只是以力取胜。力求以智取胜,就要巧设计谋,“为不可测”,“巧能战事”,“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过其途,使人不得虑。”作为一个企业家,在竞争对手面前,行动应该经常变化,计谋不断更新,并让对方推测不出意图。在经济战中,针对竞争对手,我们可以设下若于谋略以求“巧能成事”,如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相结合;扬长避短与扬短避长相结合等等。

3.兵因敌而制胜。经济战也是如此,是根据对手的情况而决定取胜的方针。“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要因敌而制胜,就是用谋略性权变避实而击虚,避开对手坚实的地方去攻击对手的弱点。

(四)思维权变形象。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对权变管理运用自如。权变是人的意识所支配的,因此,权变首先是人的思维性权变。个人必须思路广阔,头脑开放,敏捷好动审时静思,方能在权变中取得主动权。确立思维性权变形象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思维敏捷和思维缓慢相结合。一个善于权变的管理者,许多地方需要思维敏捷,脑瓜灵活,能适应万变中的情况,左右开弓,得心应手。同时,有时也需要思维缓慢,大智若愚,显得思维不那么灵活。其实,这是深沉所需要的。对于某项大的行动,大的决策,我们常常需要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2.正思和反思相结合。我们的管理者,常常习惯于从正面去思考、考察,这显然是必要的,但是由于现代管理中会出现种种复杂情况,我们在正思的同时,还应该运用反思,即把一个问题从反面想一想,看它是否行得通。在我国历史上,韩信故意背水布阵,一则是要引诱敌人,二则是为截断自己士兵的退路,只能孤注一掷反身猛扑,结果大败敌军,导演了著名的“背水一战”的历史战役,至今还为后人传诵。古代作战,背水结阵乃兵家之大忌,韩信身为大将军为什么一反常理呢?他用《孙子》的话说就是“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这一决策的英明之处正是违反了常理,进行了创造性地反思,采用了一般人不敢用的作战方法,而这种方法又是遵从、符合辩证逻辑思维规律的结果。

3.辩证思维与想象思维相结合。在思维方式上,我们常常重视抽象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只注意局部特点。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还应更多地运用辩证思维。辩思维要求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从矛盾的内在必然性去考察对象,使以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思维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要善于权变,光具有抽象思维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想象思维方法。大多数人习惯于直观思维,利用直观形象解决任务,还没有升华到想象思维的高度。想象思维是一个管理者富有创造力的源泉,在想象中,在已有的个人经验或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主观上或客观上的新东西。

4.局部思维与系统思维相结合。对于一个现代管理者来说,我们不仅要用局部方法进行思维,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整体方法思维,就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来说,这三论实为一体,它运用于思维方法上也是如此。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流通、互补都要靠整体效应来实现,各个部门都要体现其整体性。企业领导应随时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用整体论的方法来协调系统与人、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输出所探求的企业整体目标。

5.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相结合。有许多人善于求同思维,善于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规律和法则,而不太善于求异思维,不善于迅速摆脱早先建立的那些联系,并易于随和、盲从。

求异思维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意在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被人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态度。对于现代管理者,富有求异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基层管理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能够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因地因人因事作出处理,求大同存小异,原则性与灵活性奇妙结合,这可以说是权变方法论的核心。

(五)组织权变形象。对于天下的事情,孔子一惯主张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孙子也认为,优势不是固有的,是靠指挥官的德才深思诸因素造成的。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应该实行组织性权变。当科技产生新成果、或人事变动、或工作变化都会影响组织架构。因此,组织架构必须适应改革中的环境,诸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在科技不断更新的社会,在同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中,以及职工的多种需求中,诸如此类,触一发就会动全身,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性权变是不能适应这一竞争环境的。

应竞争环境之变,企业组织作分合之变。“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分析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史,就是分合为变的历史。起初实行直线制,管理者直接管理工厂;继而实行职能制,管理者通过职能人员管工厂;再而推行直线职能制,管理者从大的方面实行直线领导但借助职能人员为之参谋去做好工作;现在不少企业实行事业部制,企业设总公司,然后或以地区为单位,或以某事业为单位,设立组织机构,即事业部,总公司与其所属的事业部,实行有分有合的管理原则。所有这些莫不是应着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合于利而动的。怎么有利于搞好生产,怎么有利于开展商品经济活动,怎么有利于企业竞争机体的完善,怎么有利于竞争事业的成功,就怎么设置分合机构,或合多一点,或分多一点,不拘一格。

EHA大湾区工业设计网

  文  /  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