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扯点别的。
走进一幢别墅,在非常阔气的客厅坐下,迎面而来的是电视背景墙,电视当然是大。背后有凹凸造型的墙上挂着一件很大的装饰,不是古董,不像艺术品,不是画是雕塑,木结构如窗棂的浮雕式雕塑。窗棂的图案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太现代的,正交图案的四方连续,左右两半部分不同颜色。至少初次看上去不是很特别,那种我们到处可以见到的装饰设计,而从室内其他摆设和家具来参考,与这个判定是相符合的。
此后,这件普通的装饰品让我念念不忘,我好奇的不是它本身的价值,而是它与人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件装饰品是怎么生成的,怎么走入这幢别墅的,怎么获取主人的欣赏的,怎么和房主交流的,第一天是怎么交流,第一百天是怎么交流,第一千天呢,怎么和房主的孩子交流,怎么和房主孩子的未来交流,怎么与客人交流,怎么和路人交流,怎么和社会交流,怎么和历史交流……如果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就会是《一件世俗平庸设计背后的故事》
如果基于常理通过猜测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般会是这样:户主说我需要一个简洁大方现代的设计,设计师就从他的储备仓库中倒腾出这个背景墙上的雕塑,户主一看不错嘛看上去很现代嘛就这样吧赶快给我搞,安好后户主觉得很好嘛显得很有品位嘛,朋友客人来的时候说不定也能被夸上几句,一百天一千天?孩子?孩子未来?社会?历史?也就那样啊,你还能怎样?不就是一件小装饰吗?——这个可以叫做《一件世俗设计背后的平庸故事》
是啊,你还想怎么样呢?不就是这样吗?又不是可以当饭吃的东西,也不是能关乎什么大事的东西……确实,如果我们忽略细节,把摄像机一直朝后退朝后退,将那位户主的个人性剥离而成为一般的人,那么那个窗棂装饰品也就看不见了,如果再往后退一步,看到的不就是只值“沧海桑田”这句感慨吗?反正都是要死的嘛。
但是,历史不是靠着死一批人生一批人前进的,历史存在于我与父辈的差异之中,这种差异不是选择的不同,而是进化。设计也是如此,只有设计本身的纵深方向上的进化存在,设计才能继续存在,如果设计只是选择,比如那位户主选择这个窗棂设计还是其他设计都是一样的,类似抓阄式的选择,那么设计师就成了 Stylist。设计有进化,那么设计就可以比较,历史维度上可以比较,同一时间上的不同设计也可以比较,只要找到参考面。
慢着,难道 Style 只是供选择吗?Style 也一样是有纵深上的进化的,这就是诸如G-POWER 的 BMW 760i 改装 STORM,“花样”多在细节之处,有时是装饰,有时不是,就像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感觉差不多完成还没完全确定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添加的冲动,比如将按键的视觉吸引力再加强一下之类,正因为这样,所以改装车是“花样”的最好例子,它就是在一个已经确切完成的设计上动手脚,一般都是使用添加法,动手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独特性,这样就驱使将“花样”夸大,而不是像我们通常做的那样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因为我们认为装饰是罪恶。而通常在一个局限性非常大的基础上去追求设计的时候,装饰有时看上去是唯一选择,在 Logo 下面划一条横线是装饰,改变一下位置布局有时也可以称作是一种装饰手法。
比较改装前的 BMW 7 系,看看 G-POWER STORM 前脸比如最边上的进气孔的设计,引擎盖上的多个渐消面以及进气口设计,那串LED灯泡……或许你会说“啊,我以前就喜欢这样干”,单个表面太平白就做一个台阶面,刚好学会怎么建渐消面的模型那么就添加一个,如果有10%的进气出气功能上的需要,在进气出气口上动手脚是再好不过了,有指示功能,那么来个 LED 的设计吧……
没错,我们刚开始做设计甚至现在,对设计中的行为通常会用另外一个词语来替代,就是“动手脚”,哪里可以动手脚就动一下,当我们把自己能力能及的范围规定在那些能够“动手脚”的地方的时候,出来的多数是我们说的“花样”。一般这种对设计对象的局限认识是主观的,因为我们看待设计看待自己要设计的产品没有 Zoom Out,而是盯着某一处,或者限入某一处。
当对产品没有完整的把握的时候,我们会对手段产生迷恋,因为它是我们能够依赖的一切。就如当你刚会做渐消面的时候会想法设法去找地方安上它,而当画出如 G-POWER STORM 进气口那样的造型的时候,会很难下魄力去废掉这个设计,而是想办法说服自己或者开始欣赏。
人们会被这些“花样”吸引,因为它是原始的妩媚的肉体的。当人们同样以盯着产品的局部也认识产品和认识设计的时候,他们会投赞成票,因为它独特并易于理解。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和我们对设计的认识初体验是类似的,比如说开始会将设计和装饰等同起来。因为这种原始的和易于理解的属性,所以在功能需求上成熟的快速大众消费品上,我们可以看到那是“花样”的海洋。
通俗也不一定粗俗,即不是说好的设计就不能有“花样”,不能有这些“肤浅的形式”,BMW 那个识别性语言——侧窗后部往回拐的曲线,在 BMW 7 系上就有一个渐消面的细节设计。如果说要找更显性的,那么背部的鳍,如果要找更大的,双肾也是一种“花样”,只不过经过积淀成为了语汇,不同时代不同车系上的双肾形状的不同也是“花样”设计。
如我们文章
这里“形式”这个词不是前面一直说的那个相对于“内涵”统称的“形式”,而是指样式几何这些具体的“形式”,比如说杯子这个词语让我们脑袋中有一个图像,这里的“形式”就是关于那幅图像的。“花样”是我们盯着细节之处看到的,而“形式”则是在前基础上后退一步,我们看到了设计较完整的形象,由于后退一步(Zoom Out),我们的视野加大,所以有其他之外的因素参与进来,比如功能。
上图就是深泽直人的 Muji CD Player,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个他的设计,就是他推出
再后退一步,再 Zoom Out 一次,我们就看到风格了,风格同样是一个较难明确进行界定的词语。相比“花样”“形式”,风格所处的视野更大,容纳的外界因素更多,不只是设计内部的,而且从我们讨论的对象,某个设计,它也经过了一定的泛化和归类。如果某个设计存在的环境是单一的,那么就无风格可言,所以谈论起风格就有了比较。
上图(包括第一张图)是上一代 BMW Z4 的车身设计师 Anders Warming 的手绘图,刚推出时媒体的评价是“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这个新的宝马运动型汽车设计语言是否能被人们接受”,而现在,几乎可以在所有的车上看到紧绷锐利的线条,那“燃烧的曲面”也不知点燃了多少激情。Z4 继承自2001年底特律车展上展出的 BMW X-Coupe 概念车,Chris Bangle 将 Frank Gehry 的 Guggenheim Bilbao 搬到了车身设计上。此后我们可以各种词语诸如“硬边主义”等等,即成为了风格。
如果说对“花样”“形式”是原始的肉体的感官体验,那么对于风格则有了一定的抽象,知识的介入或者经验的追加,但无论知识还是经验都还主要建立在认知层面的,就像我们会说“熟悉的感觉”,所以有时是难于言表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另一种角度对风格的认识,即从逻辑层面的知识出发,比如某某书上某某杂志上会告诉你某某风格的定义,然后按照着这个定义去认识事物,如果没有在个人感官体验上落足,则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而这种认识模式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尤其是时尚杂志之中,而很多广告以及品牌的宣传上也受制于这一角度。同样,如果过分拘泥于归类,那么将很有可能以偏概全,比如看到一个设计马上就总结“这是什么什么”,这样就断了自己感受体验之路。
作为设计师,都想探索和表达自己的风格,风格既是自我表达也是一种记名和品牌,当然很多设计师会说我不太在乎这个,但风格还是自然会形成的,就像每个人写的字总是不一样。
氛围
再后退一步,就显得诗意了——氛围,即 Atmospheres,上两图来自 Peter Zumthor 的那本《Atmospheres》,不仅 Peter Zumthor 讲 Atmospheres,其他很多建筑师和设计师都讲。Peter Zumthor 在《Atmospheres》中说它来自于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当我们说建筑中的质量时我们指的是什么呢”,对 Peter Zumthor 来说质量不是指引导、历史或者在杂志发表之类,而是打动人,怎样让自己的设计打动人就像上图的照片一样,答案是氛围。氛围就像人的第一印象,Peter Zumthor 说以前学到的是不要相信第一印象而是给他机会,但随着时间流逝,回过头去重新相信第一印象。
我们喜欢那些表现慢慢变老的东西的照片,也喜欢一些优质产品上的时光的痕迹,对于个人来说,那是可以感触的历史记录,喜欢融入日常生活的设计……这些都是氛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词来形容人——气场,而每一件产品或设计也有它的气场,就像深泽直人在轮廓中说到环境所勾勒出的那个设计的轮廓,这种气场可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设计的使用中观察到,比如摆设整理陈列上,每一个产品每一件设计都有它的岗位。
氛围通常联系的一个词是“营造”,这个词听上去像布置场景,布置场景当然很重要,比如设计的展示,照片拍摄等等,但这里我们不是指修饰和展示,而是追求,从产品和设计的本身去追求。
主义
退到“主义”这一圈,如同星系的外圈,更广更疏,形式这个维度与其他维度更加相容,社会、历史、学术……,在此不细谈。
……
呼应一下开头的故事,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说一个好的设计会改变什么,比如影响孩子的成长,可是设想一下如果开头故事中的房主自己并没有认识设计价值的能力,但是挂一个更高质量的设计呢?坏的设计呢,有多坏?好的设计,又会有多好?……但不管如何,设计是协商的结果,并且需要向前探索。
~~~
补充:日内瓦车展刚开始,整理一份车展上出现的“花样”设计——花样日内瓦
文 / HIID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