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意大利的风格与个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设计的发展被人称为“现代文艺复兴”,对整个设计界产生了巨大冲击。意大利设计是一种一致性的设计文化,它融会于产品、服装、汽车、办公用品、家具等诸多的设计领域之中。这种设计文化是根植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之中的,并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总体来说,意大利设计的特点是由于形式上的创新而产生的特有的风格与个性。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意大利就产生过一些优秀设计,特别是奥利维蒂公司的设计。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办公机器的厂家,成立于1908年。公司很早就意识到了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师尼佐里(Macello Nizzoli)等的参与下,奥利维蒂公司成了意大利工业设计的中心,几乎每一个有名的意大利工业设计师都为其工作过。1935年尼佐里为该公司设计的打字机奠定了现代手动打字机的基础,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为IBM公司的电动球形字头打字机所取代。但从国际的角度来说,“意大利设计”作为一种代表特殊风格的专有名词出现,并建立起世界性的声誉是在1945年之后,即意大利人称之为“重建”的时期。战后工业和社会的变革否定了法西斯主义的浮华与荒谬,为设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期间由庞蒂主持的设计杂志《多姆斯》起了很大作用,它促进了现代主义在意大利的翻版——理性主义在意大利设计界的发展,并把它作为解决崩溃的社会秩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的灵丹妙药。庞蒂在1947年的一期《多姆斯》中写道:“我们的家庭和生活方式与我们好的生活理想和趣味完全是一回事。这并不是沉溺于哲学表达,而是战后意大利人对于如何将生活与艺术最佳地组织起来的思考。”战后初期的意大利深受美国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受到所谓“优良设计”的功能主义设计的影响,如伊姆斯的椅子就对意大利的家具设计有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的商业性设计,特别是流线型设计也对意大利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通过借鉴与自己的传统进行综合,创造出了完全意大利式的设计。意大利一家设计杂志就声称,在美国工业设计代表了自由竞争制度的结果,在这种制度下,特殊的经济和生产条件导致了不断的市场膨胀。反之,在意大利,设计的特点在于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
意大利设计的中心是米兰。这个城市的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孕育了深厚的物质文化。米兰有一个开明的实业阶层,他们对设计的革新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米兰的工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建筑师-设计师。这些都促进了以建筑为基础的设计文化的发展。米兰还有一个常设的展览机构,即三年一度的国际工业设计展览。这个展览最早是在1923年始于蒙扎的双年展,1933年迁到米兰并改为三年一度的展览。1947年举办了战后第一次展览,规模较小。1951年的展览才恢复到战前的规模。三年一度展览在展出范围和风格上来说都是很广泛的,既有简洁朴素的功能主义设计,也有装饰和表现性的手工艺品,以及展示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主义作品。米兰三年一度展览影响很大,它既可吸收世界各国的设计精华,也有助于传播意大利的设计文化。另外,在意大利的汽车城都灵,菲亚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了一系列优美的小汽车,这对于将意大利的艺术传统与工业时代的精神相结合,起了重要作用。到20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已发展出了一种以改进了的流线型为特色的风格。1946年,意大利设计师阿斯卡尼奥(Coradino d’Asecanio)设计了“维斯柏”98-cc小型摩托车,该车融合了航空技术、意大利人的趣味和美国的流线型而大受欢迎,连续生产了30年之久。1948年,兰布列轻型车摩托车问世。上述两种摩托车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意大利城市生活的一大特色,因为它们能穿越狭窄而弯曲的街道,适应这个国家地理与环境的特点,并满足战后对于廉价机动交通的需求。 奥利维蒂公司战后仍保持了自己在工业设计方面的主导地位。1948年尼佐里为该公司设计了
图10-46 “拉克西康80” 型打字机
图10-47 “拉特拉22”型打字机
在1951—1957年间,意大利设计风格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了。1953年意大利《工业设计》杂志创刊,1956年工业设计师协会成立。一家全国性的大型联号商店于1953年举办了“产品的美学”大型展览,非常成功。该店在1954年设立了“金罗盘奖”,奖励优秀的工业设计作品。尼佐里的“拉特拉22”型打字机获得了第一届金罗盘奖。这时间的米兰三年一度国际工业设计展览也大获成功。从这以后,意大利设计就以一种激动人心的形式展现于世。20世纪50年代,许多设计师与特定的厂家结合,产生了工业与艺术富有生命力的联姻。1936年,尼佐里为尼奇缝纫机公司设计了
图10-48 尼佐里设计的“米里拉”缝纫机模型
图10-49 庞蒂设计的便器
图10-50 摩尔的雕塑设计草图
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设计的视觉特征是所谓当代“有机”雕塑,这种视觉特征与新的金属和塑料生产技术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这种美学显然受到
图10-51 柯伦波设计的可拆卸牌桌
图10-52 柯伦波设计的家具
图10-53 柯伦波设计塑料家具总成
图10-54 萨帕设计的工作台灯
20世纪60年代以来意大利设计的明星是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他是同时代设计师中最杰出的一位。1917年,他出身于奥地利一个建筑师之家,曾在都灵工艺学院学习建筑,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与奥利维蒂公司长期合作,为该公司设计了大量的
图10-55 索特萨斯于1969年设计的办公家具系统
图10-56 索特萨斯设计的办公家具系统
图10-57、10-58 索特萨斯于1969年设计的 “情人节”打字机
意大利的汽车车身设计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师们不仅为本国的汽车工业设计了大量优秀的汽车,而且为美国、德国、日本的著名汽车厂家设计了许多非常成功的汽车。在这一方面,平尼法里那(Pinifarina)设计公司和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是最有代表性的。平尼法里那设计公司于1930年在都灵创立,曾设计了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等诸多名车。自1966年起,S·平尼法里那(Sergio Pininfarina)担任总裁,创建了公司的设计研究中心,从1967年起便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及绘图。1972年,公司开始启用风洞试验,用以研究空气动力学及车身造型。平尼法尼那公司最有影响的设计是
图10-59 平尼法里那公司设计的法拉利跑车
图10-60 乔治亚罗设计的麦奇摩托
图10-61 乔治亚罗设计的“中华”小汽车
平尼法里那的汽车设计多年来被视为雕塑的同义语,既有其精致的形式感和艺术表现,同时又基于精确的科学评价准则。在公司的风洞试验室中,设计师头脑里的各种造型构想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平尼法里那代表着最现代化的技术与传统工艺与艺术的结合。 意大利设计公司是由工业设计师乔治亚罗(Giorgo Giugiaro)与工程师门托凡尼(Aldo Mantovani)共同创建的。乔治亚罗于1938年出生,毕业于都灵美术学院,17岁进入菲亚特汽车公司工作。意大利设计公司成立于1968年,基本的经营方针是将设计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从可行性研究、外观设计、工程设计直到模型和样车制作的完整服务。公司下设设计与研究部和工程与开发部,共有员工达数百人。目前,意大利设计公司已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设计中心。乔治亚罗本人的设计将风格与对于技术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成功的产品,其中包括大众“高尔夫”、
图10-62 乔治亚罗于1982年设计的“逻辑”缝纫机
图10-63 乔治亚罗于1982年设计的尼康F3照相机
文 / 何人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