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艺术,通常分为:雕刻、染色、缝整、塑型、编结、电烧、贴剪等。
1、 雕刻:以旋转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刻划 、敲击、推拉、挤压,以求作出各种表情、深浅、远近等效果及丰美的立体感,运用技巧与竹雕、木雕等类似共有唐草雕、逆雕、影雕、3D立体雕、浮雕、线雕、自创图案雕、组合雕等方法。
2、 缝整:
●手缝:有较强的手工质感。分为麻线手缝与皮线手缝,以缝合纯表现缝线与皮革结合,藉由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与多变的皮革制作简约中性的美感,一般来说麻线手缝比较纯粹优雅,皮线手缝比较粗犷有嬉皮味。
●车缝:运用针车,表现出接合平整、规律柔滑之高级触感。
●胶合:运用接着剂,如白胶、黄胶等完成立体作品展现。
3、 染色:就是在皮革上处理多变色彩,分为纯染色与利用物性染色,纯染色就是利用笔刷或者任何工具上色,物性染色又分为油染、水染、颜料染、蜡染、糊染、水晶染、绑染、幻印染…等。其中:
蜡染:利用蜡的不规则变化做皮革防染,在之间上染料而形成极富变化图案的染色方法。
糊染:利用糊剂的排他性,用工具勾画覆盖皮革而形成极富变化图案的染色方法。
水晶染:是利用水晶染纸折凹的痕迹,其折纹滴上染料压印皮革而形成极富变化图案的染色方法。
4、 塑型:是利用皮革的可塑性,将皮革用拉扯、捏、搓揉、挤压等手法塑成半立体或立体造型,常见表现范围如:人物、花卉、动物等。变化空间大,可做出强烈独创性的风格。
5、 编结:将皮革切成细条状,当成线绳使用,并应用不同编织技法来展现。
6、 电烧:类似素描之绘画技巧,以电烧笔作为画笔,直接在皮革上自由画出图案,就象用画笔画画一样简单,利用不同温度及速度,在碰触皮革时留下烙印痕迹,产生不同深浅及粗细之效果。
7、贴剪:类似拼贴手法,可将类皮剪成各式形状,再组合、粘贴而成。
发展史:
欧洲
● 纪元前(新旧石器时代):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皮革制品是公元前1450年左右在埃及的浮雕物上发现,皮革的历史几与人类文明史等长,最早发明皮革鞣制的技术是古代的希伯莱人,当时鞣制一张皮革约需六个月方得以完成。
● 古希腊罗马时期:古罗马人亦视皮革为身份地位之表征,在意大利古都庞贝城的废墟遗迹中,发现有皮革工场已大量制造,衣料、武器、鞋等日常用品。
● 埃及、中东、北非:古史记载古代埃及视皮革如同金子般宝贵;8~11世纪时期的西班牙,是皮革商业贸易聚集之地。
●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中世纪时期,就有利用皮革的延展性来作浮雕式图案,以应用在各种箱、盒、壁饰上之设计。
● 近代欧洲:皮革鞣制技术主要源自欧洲及英国,成熟的鞣革工业带动市场,加上18世纪手押印模工具丰富图案取材与内容表达,技术更臻成熟。
● 中东地区:主要以阿拉伯地区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为代表,由于对皮革运用已有数百年历史,并发展出如透雕、线雕等精美的技艺。
美日
● 美国的印第安人依其独特的制革技术,制作了马具、衣物等物。公元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同时,欧洲文化传人美洲,而皮革工艺也经由西班人传人。
但是这种皮雕技术被长期的私下传授,并没有公开,一直到二十世纪以后,皮雕才成为美洲男性间的喜好。日本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占领军传人日本,达到目前的流行。
纽澳
● 纽、澳地区皮革工艺发展时间较晚,约在1970年代左右开始,并深受美国及欧洲之影响,近十年来则呈现快速澎勃发展中。
中国
● 中国在古代即已应用皮革制作盔甲等,近几年,开始引入皮雕等工艺。
● 台湾的皮革艺术发展,主要是从“皮雕”工艺开始,约在1950年左右自日本引进,以实用工艺制品为主,如皮包、皮带等。早期皮雕以“唐草”图案为主要述求,练习刀工及基本印花工具应用为内涵。进而快速拓展至立体化等。
文 / 互连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