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膏:
拿起预热好的吹管,伸入1300度的坩埚炉,不贪多,不嫌少,恰到好处的一团热玻璃,随热依附吹管上,头巾、墨镜、全副武装,准备转动你的吹管,一遍又一遍,取得越多作品越大。
2.吹气:
坐上马椅,运气进入玻璃,撑出形状,吹制中,必须不断把玻璃放入加热炉加热,保持温度,才能进行塑形。
3.塑形:
吹管置在马椅上旋转滚动,软糖般的热玻璃便随之改变形貌,可以用沾水的湿报纸修饰弧度。不然也可以用湿木头、铁板…等和玻璃接触塑形,时间有限,要眼明手快,当机立断。
4.缩口:
修口夹,用它在玻璃与吹管之间,夹出一道凹痕,以便接底之后,从这里把玻璃敲离原来的吹管。
5.架桥:
拿出另一枝两端密封的实心管,沾取些许玻璃准备接底,也就是跟初步吹出形状的玻璃底相接,沾些水滴在缩口处,将玻璃敲离原吹管。
6.加热:
架桥完毕,再把玻璃放进瓦斯炉内,加热软化断裂的瓶口,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塑形。
7.开口修形:
一面转动吹管,用修瓶口夹来修饰刚加热的瓶口。
8.用木板磨平边缘:
一番切搓琢磨,夹压推敲,创作者的构思至此披露无遗。
9.完成:
一个透明无色的宽口玻璃器皿,终于成形。
10.徐冷:
玻璃不能任其自然降温,因为它的表面受空气冷却而收缩时,内部却因保有热度而膨涨,急速冷却会导致压力不平均而断裂。
转载请注明出处。